隨著國家向全球范圍推廣中草藥,將給國內艾草市場帶來不可想象的經濟效益。各地政府、投資機構把目光都聚集到艾草發展產業中。其中包括了很重要的一項——就是
艾草種植。
艾草種植之所以會成為各地政府扶貧的熱門選擇,主要原因有三:
一是艾草綠色、健康的特征,十分符合各地產業結構調整大主題;再者投資小、易種植、便管理。
二是我國艾草資源分布范圍較廣,適應性強,適合不同地區“因地制宜”發揮地域特色;
三是艾草種植,利于與當地旅游、養生和醫藥工業等產業鏈深度對接,是較好的地方協同區域經濟模式。
不少地區都想趁著此次機遇,加強種植艾草以起到扶貧致富的效果。然而,盲目種植,卻容易適得其反。
1、追求短期效益,艾草品質不穩定,發展存隱患
艾草規模種植一定要嚴格按照中藥材標準化種植。有的農戶在艾草田間管理過程中為追求產量和經濟效益,加大施肥量,從而導致重金屬或農殘大幅超標。此外,對于根莖類藥材品種也有藥農大量使用生長素,以達到增量的目的。這直接降低了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含量,同時也對大眾的身體健康帶來隱患。
2、盲目發展種植,未重視艾草種植種源質量
由于目前部分市場上,仍存在不規范采種和野生混種的情況,終導致艾草質量不穩定。選用野生或者不正規公司的種子或根苗,缺乏種植經驗,沒有正規田間管理的技術,造成減產、含雜等種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3、缺乏長遠科學規劃,對產業鏈了解不足
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和有效的管理,盲目艾草種植后,部分產地便處于無序種植的狀態,各家各戶各自為政,致使產地艾草品種多、單品種產量小、產品質量次,種植上不了規模。同時,又因為沒有充分對接市場和深入分析產業發展現狀,所以缺少能占領市場的優勢品種。
4、產品滯銷問題突出,應對市場沖擊力薄弱
有部分艾草種植效果較差甚至越種越貧的地區,其制定的艾草種植扶貧項目,前期在選擇種植品種時缺乏市場調研,存在著盲目跟風現象,與預期市場的實際需求脫軌。導致種植雖然豐收,卻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盲目種植艾草,必將適得其反。艾草種植就要充分利用現有優勢來做自己的優勢產業,與成功企業合作和借力大型種植平臺,放眼全產業鏈,對艾草種植做長遠規劃,從而實現艾草種植的致富之路。